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市场行情 > 正文

高邮筹建国内首家集邮家博物馆 “红便士邮票实寄封”全球罕见

类别:市场行情 日期:2018-10-7 19:11:09 人气: 来源:

  眼跳测吉凶中国江苏网10月14日讯 集邮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早已不拘泥于其使用价值,更是体现一种文化研究和传承。在“中国集邮之乡”——高邮,正在筹建首个“中国集邮家博物馆”。昨日,记者探访现场获悉,国内不少知名集邮家纷纷捐献出了珍贵藏品,有些界范围内都很罕见。

  作为“东方邮都”,高邮这座城市因“邮”而生、因“邮”而兴,民间集邮气氛浓厚。而今年5月底开始筹建的“中国集邮家博物馆”,位于盂城驿东侧,设计面积约1500平方米,预计明年10月第八届中国邮文化节期间开馆。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位于盂城驿东侧巷子里的中国集邮家博物馆筹备组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展品收集情况。筹备组组长倪文才介绍,全世界以邮票为主题的博物馆很多,不少市民听说过或参观过,但是以集邮家为主题的博物馆却是仅此一家。

  “建成后,这个博物馆不但是国内首家集邮家博物馆,就是界上其他国家也很少见,很是独特。”倪文才透露,虽然国内集邮的人不少,但真正能称之为集邮家的却是少之又少。而博物馆内的展品,则主要向国内这些知名集邮家征集。

  展品征集情况如何?倪文才介绍,目前的中华全国集邮联的会士和名誉会士有60人。4个多月来,他们已向26位集邮家征集到展品,并有两位已故集邮家的子女也同意捐出部分珍贵邮品和物件。

  “今天你们来得巧,不然明天我就又出差去上海拜访一位集邮家了。”筹备组组长倪文才透露,集邮家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均一一上门拜访。

  “只要是与集邮有关,有珍贵纪念价值的,我们都欢迎。”倪文才表示,同时这些集邮家在本职工作中所获得的极高荣誉的证书也是征集范围之一。

  当然,征集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征集时,集邮家们总担心是假的,一直犹犹豫豫。现在大家都很愿意为此献一份力。”倪文才表示。

  “当然有,有些界上都很罕见。”倪文才举例介绍,杭州集邮家林衡夫先生,此前已捐赠了《红便士邮票实寄封(1845-1875)》一框邮集和一批他在国内外邮展中的获证书和章等。这部邮集曾获得“济南全国一框邮展”镀金,已经存世141年-171年。

  “这一框实寄封,在国内很少见,在全球也不多。”倪文才解释,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1840年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次年将不便识别的黑色印油改换为红色印油,即发行红便士邮票。“它是邮票史上第一枚有齿孔邮票。”

  据悉,林衡夫为了收集这部邮集前后花费了20余万人民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邮集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是在不断攀升。

  

关键词:高邮集邮市场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同乐摄影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