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后,牛牛花两天时间去了新整修过的长风公园海洋世界,拍摄了一组照片,这里将作品与大家分享一下,也借此简单总结下海洋馆的拍摄技巧。
第一天的拍摄是在闭馆之后进行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拍摄一些馆内的场景。
由于与馆方的沟通出了些问题,很多景观灯光已经关闭,只剩下一些给保洁、施工人员的灯光,有的甚至熄灯了,大大增加了拍摄难度,减少了拍摄内容。
上图是第一天拍摄结束离开时拍的海洋馆外景,当天天气很好,我用14mm的超广角配合三脚架拍摄了海洋馆的全景,再用200mm的长焦拍摄了月亮的特写,后期将“大月亮”覆盖了原图上的“小月亮”。
第二天的拍摄是在日间正常开馆时间进行的,主要拍摄一些游客在馆内互动的画面。由于正值六一儿童节,馆内游客非常之多,拍摄难度依然不小。
上图在海底长廊拍摄,当时我发现画面右下的两个小孩坐在那里,很适合当主体。而他们前面正好空开一个地方可以给我随时调整拍摄,于是决定在这个地方等。当我尚未就位的时候,正好有一条海鳐从头顶游过,第一时间赶紧拍摄,可惜还是晚了一点。意外的拍到了左边的母女。
海洋馆以前没有正式拍过,心里确实也没底。好在上海的两个海洋馆我以前都去过几次,加上之前在苏州乐园苏迪糖果世界有过类似的拍摄经历,心想也不会太难。我提前上网搜素了海洋馆拍摄的一些介绍,不过类似资料非常少,基本没得到什么。正巧有几位摄影好手在我之前刚去拍过,赶紧偷师,配合以往的经验,对拍摄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了一定的预期。
上图拍摄于两段海底长廊之间潜艇场景。广角镜头将大面积的水族箱囊括进去,同时场景的蓝、绿、黄三种光将渲染的极具神秘色彩,构图上我权衡水族箱、地面投影和潜艇长廊三者。
进入海洋馆之后,先试拍了几张,发现问题远远不像我预期的那么简单。
预期一:室内暗境下拍摄,为了确保亮度,大,低速快门和高ISO三者需要灵活搭配。打闪光灯?别开玩笑了,除非你想把画面全毁了。
这点基本是最靠谱的预期了,但是这个灵活搭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画质、景深都要考虑,还要定格鱼儿游动的姿态,着实费力。
上图拍摄于丛林场景内,整个水族箱的亮度还是不错的,我适当的缩小以获得更大的景深。采用斜线略带放射感的构图方式,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画面的左部略显单薄。直到这只比其他鱼儿大得多的乌龟突然游到我预期的时,画面才算是比较令人满意。遗憾的是快门速度还是略微慢了一点。
预期二:快门速度的选择上,除了考虑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外,还需要考虑焦段、距离和物体运动方向。
预期中重点考虑了快门速度这一点。如果是室外拍摄,亮度足够的情况下,这点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需要把快门速度提高到一个相对保险的就可以了。但在暗境下,快门速度有一点无谓的提高浪费,就意味着ISO或者的提高,将会导致画质和景深的损失,所以在这里,快门速度的选择就变得异常重要了。
上图拍摄于第二天,第一天虽然也拍了几张,但由于部分灯光已经关闭,很多照片的ISO已经提高到了6400,画质下降严重。好在第二天开灯了,水族箱内的亮度明显提高了,于是重新拍了。鱼游动速度比较快,且经常转向扭动,距离镜头又比较近,所以使用了1/125s的快门速度。
预期三:如何避免玻璃和水面的反光。虽然偏振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样又会大大降低快门速度,似乎并不可取。若是将镜头顶住玻璃拍摄,并用黑布将镜头与玻璃交接处完全遮挡,避免杂光进入呢?
虽然我想到馆内会比较暗,但实际拍摄时,馆内的照度依旧远远低于我的预期。用偏振镜能不能起作用先不谈,至少ISO会降低1至2档,6400甚至12800的ISO是我不能接受的,果断放弃使用。而当我看到那些厚度达到10厘米以上,且带着弧度的玻璃时,用黑布包裹镜头的念头彻底打消掉了。
上图拍摄于海底长廊内,我架好三脚架固定机位,然后耐心的等待这些慢慢游动的鲨鱼、海鳐等游到合适的再按下快门。为了确保快门速度和景深,参数使用选择了F3.5 1/40s ISO1600。至于反光,我根本没有纠结的资本。
预期四:馆内的灯光条件比较复杂,光比较大,白平衡很可能出现严重错误。用RAW格式拍摄以确保足够的宽容度,后期再对白平衡进行校准。
实际拍摄过程中光比大的问题虽然存在,但是用RAW格式后期足以弥补。而白平衡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馆内的灯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红色、、绿色、蓝色、洋红色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照不到的。不时再来上几个游客手机的闪光灯,简直是玩你没商量。解决办法嘛,老老实实做后期,没别的。
上图的白平衡问题比较明显,左图为RAW档未处理原图,右图为处理之后的。主要处理内容包括校准白平衡、降低光比、去除玻璃反射的几个对焦灯反光。
预期五:游动的水族是大多数照片的对焦点,为了准确对焦,采用追焦的方式较好。
实际拍摄时,对焦的问题来了。一来有些场景水族数量比较多,多点AF-C对焦经常会对到那些并不重要的小鱼,而单点AF-C时,对焦点的选择又常常跟不上鱼儿的游速。加上水族箱的玻璃上有杂物,焦点经常还会对到玻璃上。所以对焦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场合区别对待。
3、陷阱对焦。这个看似很好对焦的场景其实是最麻烦的。我构图完成之后静待鲨鱼出现在合适的。然而当鲨鱼游过时,由于暗境下反差不够大,经常会出现无法完成对焦的情况。于是我改用了陷阱式对焦,先锁定焦点,等鲨鱼游到预期的再按下快门。
预期之后,我再结合一些其他的不同类型的照片,继续谈谈拍摄的吧。
一、场景篇
海洋馆的最后部分,大显示屏滚动播放海洋馆的宣传片。由于场景和视频内容光比过大,确定构图之后,对场景和视频内容分别进行,后期合成。如果是直接拍摄,要么视频内容一片惨白,要么周围场景一片漆黑。亲,记得上三脚架 哦。
上图拍摄于水獭箱,开始我只是注意到岸上有一只水獭在拿石头敲击玻璃,因为水花和玻璃的划痕,隔着玻璃拍摄岸上的动物画面,包括之后的企鹅馆也是一样。所以我只是看看,走的时候发现水下这根木头在动,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有只水獭在里面穿梭。由于其运动速度很快,所以不得不大大了画质。
此外,我觉得相比于企鹅,水獭更加,海洋馆管他什么事情啊...
水母也算是水族里面非常好拍的一个了,当然也有两个问题。一是缸内水母密度太大,会显得很杂乱,所以我选择了中焦,并找了水母比较稀疏的拍摄,以便更好的构图。二是的五彩射灯不停的变换颜色,如果是在蓝灯的时候拍摄,水母会混入背景中,所以要注意拍摄时机的把握。
最后这条是我觉得最漂亮的鱼,这个场景的拍摄方法和之前预期二中的鱼类似,只是如果让鱼出现在画面右方蓝色背景的地方就更好了,还是耐心不够。
以上是我对这次海洋馆拍摄的一些个人见解,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场景,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下次有机会再去实践总结。当然更期待哪位高手指点一二,在此谢过了。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