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柔光箱用起来似乎很方便:往光源上一套就 OK,简单省事,甚至有人把它称为 “傻瓜灯”;但实际上,柔光箱用起来还是有一定讲究的,你可能并没有开发出它的全部用法,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
单灯布光的测光相对简单,尤其是使用恒定光源时,你不一定需要依据测光表,利用实时取景功能差不多就能解决问题。
根据个人喜好,从 f/4 到 f/11 都是可以的,只需要对光源的输出功率进行相应调整即可。较大的将使画面看起来更柔和,而较小的将使画面具有更多的关注点——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主体不是正对镜头而是微微侧身,两只眼睛到镜头的距离就会不同,最好把焦点落在距离近的那只眼睛上,这样比较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
在 45° 布光的基础上,把柔光箱向后移 90° 至侧后方,就是 135° 布光。主体一般需要转身,使光源位于自己的侧面。
比起 45° 布光,135° 布光往往更具戏剧性,主体脸部的光影层次更丰富;此外,由于光源是由内向外照射的,背景上几乎没有光线,“黑” 得更彻底。
在大背光下,背景会过曝而变成全白,以主体脸部为基准进行即可。如果觉得背景过于刺眼,可以适当调低光源输出功率,或让脸部略微变黑。
把柔光箱放在上方,与地面接行略微前倾;主体站在柔光箱直接照射区域的边缘;主体下方放置一块反光板,把光源向上反射打在主体身上,阴影。
柔光箱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前方的扩散板,让光线更趋于发散,光质更 “柔”;但有时,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把光源置于主体正前方,取下八角柔光箱前方的扩散板;摄影师同样站在主体正前方,并用身体光源的中心部分,减少对主体的直射光。
取下扩散板后,柔光箱就变成了一个类似环形灯的构造,会在主体周边创造漫反射阴影,视觉效果同样颇为酷炫。金木水火土命查询表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