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民马延璘是一名医生,年轻时就爱好摄影,2004年退休后又继续在医院工作10年,但每周都外出拍摄,是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她用专业单反相机拍摄的作品,曾获过不少摄影专业项。最近几年,她在国内外旅游拍摄,由于背着专业相机负重很大,为了方便,她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功能,拍摄“微观世界”的影像。
近日,马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只用手机微距拍摄小景,比如小草发芽、蜜蜂吸粉、蝗虫跳跃、蚂蚁嬉戏等,透过微观镜头又是另一番景象,美妙至极。马女士从拍摄小事物中找到极大乐趣,也想以此告诉更多人,只要善于发现,换个角度,到处都是美景,生活也是一样,没有坏的生活,只有坏的态度和心情。
“我们家人都是摄影爱好者,都加入了专业的摄影协会,我退休后经常去旅游、拍摄。”马女士告诉记者,她退休后去了法国深度游,还去了东欧、北欧、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黄山、庐山、新疆的南疆和北疆等地也都去过,走过许多地方,记录下许多美景。以前出游都背着单反专业相机,随着年纪渐长,身体没原来强健,背着专业相机负重很大,于是她开始探索用智能手机代替相机。
在用手机拍摄的反复实践中,马女士发现平常无法用看清的物体,使用微距镜头后都会清楚地展现在眼前。比如,在拍小花时发现有小红点,再近看原来是蚜虫,它们是在动的,有的走几步抬起后腿倒立,像个骑士。马女士说,手机微距拍摄把她带入一个精致奇妙的“微观世界”。
“小世界”的奇妙,激发出她的好奇心。在逛公园或散步时,马女士总是更加留意观察周边细小的,每次都能发现惊喜。很多可观赏的美景就在身边和脚下,如一些漂亮的小树叶,各种小花、瓢虫、蜗牛、蝴蝶、蜜锋等,它们静态、动态时都有着不一样的美。马女士说,玩微距拍摄,可以说是“把天地收入方寸,提车黄道吉日把瞬间化作”,拍摄过程中不断收获惊喜、赞叹,让她心态变好,对美好的憧憬和渴望也更加强烈,也让她结识到更多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我经常去金花茶公园拍照。很多人看见就来跟我学,有十几个人自称是我徒弟了。”马女士说,“微观世界”太美妙了,吸引人探索发现,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手机镜头要拍好微距是有难度的,因此要外加装备,配备专门的手机微距镜头。
为拍微距,马女士买了3个微距镜头,焦距分别是5倍、9倍、12倍,3个镜头基本可满足需要。5倍的可以拍大花及青蛙、蝴蝶、小花及周围;9倍的适合拍如蒲公英这种个体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物,12倍的可以拍蚜虫、蚂蚁等小东西的形态和动作。
玩手机微距拍摄大半年,马女士说,手机微距镜头拍摄优势明显,在某些方面拍摄效果比专业相机还要好。一是获得更大的景深效果,二是花少钱就能获得理想的放大比。使用单反相机的人都知道,拍微距需要的专业微距镜头,能达到1:1放大比的话价格都不便宜。而好点的手机微距镜头100元左右,同样可达到1:1甚至更大的放大比,成本低,操作也简单。微距镜头一般都是定焦镜头,手机微距镜头在虚化背景方面更加出色,也更容易突出拍摄主体。更重要的是它拍出的画面质量度很高,尤其是拍摄近距离物体的时候。三是拍摄角度无死角,基本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拍摄。比如,手机拍摄花朵时可深入到花瓣内,近距离接近花蕊从下往上拍摄,这样的绝佳拍摄角度,单反是很难实现的。四是可“零距离”拍摄,使用相机专业微距镜头拍摄微距,最近对焦距离也在40cm以上,但手机加上微距镜头,可实现“零距离”拍摄。
边的小草、花丛中的小蚜虫、家中的小盆栽小植物……身边处处是美景,就看你怎么去发现。马女士说,现在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且功能越来越强大,加上微距镜头,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家,都能发现美,享受美。生活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人,就看你怎么对待生活。
三是固定好手位对焦,闭住呼吸按动快门。固定好手位,就是拍摄时找个地方把拿手机的手托住,减少手的抖动。微距很容易因为对焦抖动导致焦距不清而拍糊,最好关上手机拍照的响声,减少振动。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