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发烧友只重器材不重音乐是一个普遍的。似乎被冠以发烧友就是脑子不正常的家伙。以至于每隔一段时间(基本以半个月为单位)就有人跑来”布道“,苦口婆心的劝告大家不要在邪上走下去了。开始还有人一下,后来基本就没人搭理这种把大家当傻子的好意了。
恰恰相反,大部分发烧友都同时是器材党和音乐党,单爱一门有,但是少;而音乐爱好者甚至资深爱好者在发烧友的圈子里面比例相当的高;甚至有的还出过音乐欣赏方面的书。没准您还看过;只不过你不知道他同时也是HiFi爱好者罢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我相信不少音乐爱好者都萌生过”弄套好点的器材听音乐“的念头,很多发烧友就是这么入坑的,变成了“音乐器材党”。同样器材党很多为了判断”真“,为了播放能体现器材的音乐;现场总要去听的,古典音乐大都是要听的。听多了慢慢就喜欢上音乐变成了“器材音乐党”;甚至论坛上有拿出冷僻录音(不少还是历史单声道),猜演奏者是谁的游戏;可想而知这些人聆听的广度和对演奏者风格的把握。
有不懂得吗?有,毕竟调校器材本身也有很多的乐趣,不投身其中,是体会不到的。不能否认这一点;所以确有一部分纯器材党;但无论如何,声音(我不说音乐)你是得了解的(鉴于”懂“这个标准比较模糊)
还一大部分烧友表示自己不那么”懂音乐”。毕竟”懂“这个标准太难把握了;但是烧友普遍聆听量要大于圈外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懂“?还是说必须得识谱?从事音乐行当?
--去听现场,去听现场,去听现场;这是老烧们经常要说的一句话。就像孩子永远发不出妈妈一模一样的脚步声,但是听多了自然知道妈妈走近了。老烧们听多了,自然知道真正的乐器应该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
鉴于现在知乎渐有”戾气“,在此声明,我没有崇洋或者崇港或者崇台的意思(刘先生是人);
不过说到底,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声音是很私人的事情;追求自己喜欢的声音无可厚非,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找别扭;(听音观正确与否是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才又意义的;所以也颇有一些烧友喜欢老派的声音,比如胆机的失真;虽然都被划归到“发烧友”的圈子里面;)
体现到器材上就是:“我知道它的声音不那么保真,但是我喜欢;或者我知道这是个好器材,但是我不喜欢它的声音”
由于”真“是一个终极目标,但是永远求不到,所以,各家正规的HiFi厂商都会在求真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专业专长排序:内视术读心术神经解剖生理学术脑科学儿科学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