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猎奇的心态而来,幻想着水下的童话世界,出乎意料,‘老师很凶’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对潜水课的印象。”
前天晚上,厦门大学官微推送的一则关于《厦大特色体育课――揭秘“深藏不露”的潜水课》的文章,被大量转载,潜水课也由此被“推”进了大家的视线月,厦大开设攀树课,如今又把特色课从树上开到水下。
其实,厦大的潜水课在3年前的“酝酿阶段”就吸引过不少关注,后来却从未像同样新潮的攀树课那样,对外揭开神秘的面纱。如今,潜水课已培养了近200名“蛙人”,而且女生的人数超过男生。
穿上乌黑笨重的潜服,戴上如鸭掌般的巨大脚蹼,罩上遮住半张脸的面镜,再背起60斤重的气瓶和三四个铅块。这就是潜水课上,每位学生下水前的动作。“太重了,但当你下水之后就会感谢它们了,没有它们,你沉不下去。”一位学生说,“前几次的课我们穿装备就要20分钟,熟练后可以扔到水里再穿,那样会容易很多。”
下水,学生们必须学会定点悬浮和紧急游泳上升的技巧,这是潜水时常用的两种技术,需要反复熟悉。入水姿势、鼓气调节耳平压、面镜排水方法等,都是要牢记并掌握的知识点。
老师说:“我们最想教给学生的,是过硬的技术和时刻紧绷的安全意识,有了这两点,潜水其实比你在运动场踢足球还安全。”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