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该窑唐代开始烧陶瓷,经五代、宋、金、元几朝。早期唐时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中期(宋、金)以烧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后期(金、元)开始衰落,而终于元初。
一般来讲,北宋早期耀州窑生产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胎有两种,一为铁黑色的黑胎,一为淡灰色的白胎。胎质颗粒较五代时细,但胎质疏松与五代器相近,并有气孔。黑胎多施有化妆土。其釉色呈现多级色差,有一些器物沿袭了五代耀州窑瓷器的淡天青、灰青、青绿等色釉。而大多数器物则呈现出青中泛灰或泛黄的色调。釉面有橘皮纹的器物较多。北宋中期耀州窑生产的陶瓷已不见有黑胎,均为颗粒细小均匀的浅灰白胎。胎质致密,没有早期疏松和气孔的现象。其青瓷釉色的色调相当稳定,不见早期的多级色差,均呈典雅深沉的橄榄青,釉面温润有玻璃感。除青瓷外,此时期还生产有黑釉、酱油和黑釉酱斑瓷器。胎薄釉匀,釉面有裂纹者较多。北宋晚期耀州窑生产的瓷器,胎多呈灰白色、浅灰色和土灰色。虽胎土的颗粒较中期稍大,但仍很均匀,胎质也十分细密。
耀州窑瓷器1998年一位资深藏家在伦敦做过一次高古瓷器的专场拍卖,其中一件宋代青白釉刻花梅瓶成交价约合38万港币。我们再看看这次宋瓷专场“漱玉供菊”之中成交的宋青白釉刻花梅瓶,估价是200至300万港元,成交价格则达到了904万。如果我们要介入艺术品投资这个圈子,这样的功课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要好好地做才能有很好的回报。
耀州窑的地位很高,在文献山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记载。刻花纹饰曾受越窑,龙泉窑刻花青瓷的影响。刻花题材丰富,牡丹纹是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在瓶、盘,碗、罐等器物上都可见到。纹饰采用刻花、划花、模印和堆塑多种形式。刻花和划花主要是用全属或竹做成的工具,在未完全于透的器皿坯胎刻划出各种花纹,用不同的纹饰衬托形象的立体感。该瓶器身满布缠枝茎叶的萱草纹,两面以两朵大牡丹花为主题,上下两道弦纹,布局严整。刀法生动流畅,犀利洒脱,刚劲有力。造型为小口。短颈、溜肩,身秀长,是宋代梅瓶的标准样式,可算是耀瓷中的珍品,令人百看不厌。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