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市场行情 > 正文

馬甸郵幣卡市場搬新家全國六成郵幣卡這兒聚齊

类别:市场行情 日期:2015-6-9 22:45:26 人气: 来源:

  新市場中,顧客正在挑選猴票。

  本報記者 鞏崢 通訊員 劉辰

  全國郵迷都牽腸挂肚的馬甸郵市搬新家了。以往剛從黃寺大街拐進福麗特街,就能看見天南海北的郵迷摩肩接踵。而昨天記者再去時,這個亞洲規模最大的郵幣卡市場竟冷清了許多:原先沿街的商鋪挨個鎖了門。找到市場管理部門一問,原來老市場剛剛遷入新址,就在百余米之外福麗特街北段把口處,離三環更近了,總面積增了萬余平方米,還正在建立體停車場。

  舊址是50多年前老廠房,安全隱患大

  記者沿老市場的原有店鋪一走去,靠南側經營郵幣卡的各家門臉已全部關閉,北側賣茶葉、古玩、花鳥魚虫的商家還有個別在營業。市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千個郵幣卡攤位現已全部搬進新址,其他商戶也將在下月初陸續完成喬遷。

  隔著玻璃門能清楚看到,老市場原有的隔斷都已打通。“今后這裡將,建成現代化的寫字樓。”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最早是廣播器材廠的廠房,建於1958年左右,用於生產微波發射器等電子設備,“那時候,廠裡還有前蘇聯的專家,他們也參與了這些廠房的設計,我還在這個廠裡上過班呢。”

  雖然對老廠房的情感難以割舍,但畢竟經過了50多年風吹雨打,房屋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多。該負責人介紹,曾經老市場中還有商戶私拉電線,隨意接上大功率電器,事故風險很大。加之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南來北往的游客日漸增多,遷新址提升購物環境已是勢在必行。

  原來像市場,現在變“百貨大樓”

  沿老市場奔北百余米就到了新市場。新址分別佔據街道兩邊,東邊的郵幣卡區新招牌擦得?亮,西邊古玩區的商戶也已開始裝修門面。

  隨人流走進東側新館,8米挑高的大堂,寬敞明亮。電梯、長椅、中央空調一應俱全。

  過去散攤、游商常在市場裡打游擊,如今一水兒的全是坐商,一看過去,大紅的猴票、簇新的新中國成立紀念鈔、閃閃放光的金幣……琳琅滿目擺滿玻璃櫥窗。市場負責人介紹說,每個攤位還都設有專用保險櫃、展示櫃,保障安全、規范完成交易。

  一樓大廳裡還設有電子顯示屏,可實時顯示北交所福麗特郵幣交易平台交易信息,並能同步展示市場內的交易動態。“過去逛馬甸郵市,就跟逛市場似的,抽煙的、打牌的干什麼的都有﹔現在跟百貨大樓一樣,正規多了,逛起來也舒坦多了。”市民董國輝是入行20多年的資深郵迷,周周都要來馬甸郵市。他笑說,新市場剛一開自己就“喜新厭舊”了。

  由於新舊址之間距離很近,喬遷並沒有使郵市流失客源。原先的攤主們也都追隨而來。市場負責人說,新市場總經營面積在3萬平方米左右,較之前擴大了萬余平方米。郵幣卡經營區域也擴大了,但目前近千攤位早已滿員,一攤難求。

  “老商戶抓鬮選,新來的商戶隻能求別人轉讓了。”市場負責人說,目前商戶間的轉讓費少的20萬元,多的已達60萬元,可見生意之火爆。

  建電子交易平台,專家鑒定堵贗品

  老郵市的華麗蛻變,不僅僅體現在場館的更新,本月中旬市場與產權交易所合作搭建的郵幣電子交易平台也開通了。

  以后,商戶可以選擇在電子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不過在交易前,要先把郵幣拿來經過專家鑒定真偽,然后保存在恆溫恆濕的中信銀行金庫裡。這樣,讓贗品無機可乘,即便不懂行的新手,不用看樣也能在平台上放心交易了。

  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凡在該郵幣交易平台開戶的用戶,還必須要上傳身份信息,進行身份認証。開戶以后,如需進行交易,還需要與銀行簽約並綁定銀行卡。

  郵幣交易平台網站右側的“交易會員開戶”上均有詳細的圖文說明,對於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用戶,也可以撥打平台的客服電話進行咨詢,平台配備專業客服人員為客戶進行引導。

  鏈接

  全國六成郵幣卡這兒聚齊

  今年上半年,老馬甸市場經營面積已達2萬多平方米,商戶從最初的200多戶增加到1000多戶,企業規模成倍擴大。據權威數據統計,去年該交易市場中,集郵票品、錢幣、磁卡的交易總額佔全國郵幣卡交易總額的60%以上。這裡也早已成為全國郵幣行情的風向標。

  曾經每天限客5000人

  老郵市興盛的背后,是席卷全國的集郵熱,這也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市場負責人回憶說,上世紀十年代,全國各地不論工廠、社團,都有自己的民間集郵組織。郵票於是成為開放后,大眾最先玩起來的收藏品、投資交易品。

  集郵熱烘托之下,馬甸郵市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地郵迷紛至沓來。上世紀九十年代,市場為了安全甚至想出了賣門票的辦法,每天場內最多容納5000顧客,出去一個才能再放進去一個。

  老郵市已四易其址

  馬甸郵市前身是1987年創辦於月壇公園內的月壇集郵品市場,后來發展成中國第一郵市。

  1997年5月,為恢復月壇公園的公益休閑功能,經市批准,月壇集郵品市場整體搬遷至西城區黃寺大街23號廣播器材廠六號廠房內,由露天交易變為室內大廳交易。

  2001年11月,市場搬遷至大鐘寺。

  2003年4月,位於大鐘寺的市場關閉,商戶又自發搬遷回黃寺大街23號。

  而今搬的新家,已經是老郵市的第四處地址了。

  ·11名官員連續落馬 發改委稱四措施清漏倡廉

  ·三亞空缺308天后迎新 海南省委常委張琦赴任

  ·部分餐廳變通應對禁設最低消費:制定不同菜單

  ·廣東越獄犯被曝性格孤僻 打工一月就犯事

  ·高清:福州一渾身挂滿黃金吸人眼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同乐摄影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