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被包养国内IDC市场已进入成熟期。互联网企业的IDC应用场景更加稳定、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占比日趋提升,未来两年IDC市场增速趋缓,整体市场规模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随着5G、物联网等终端侧应用场景的技术演进与迭代,终端侧上网需求量将呈现高速增长,同时新兴技术对IDC的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扩大,IDC市场需求随之拉升。预计2020年,中国IDC市场将迎来新一规模增长,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长远来看,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IDC将朝着超大规模和绿色节能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云计算+边缘计算”将成为物联网的新型数据处理模式,在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将分布式部署许多微型/小型IDC。
全球云计算集中化和价格下降倒逼IDC朝着规模化、集中化发展,大型IDC可以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核心城市由于距离客户近、网络延迟低、人才聚集等优势,部署高等级的大型云计算IDC来支持热数据,处理时效性较高的业务,偏远地区部署大型/超大型云计算IDC来存放冷数据,处理时效性不高的业务,以降低云计算的成本;在高度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可以分布式部署小型/微型IDC,主要用来处理低延时业务。
对于传统IDC提供商来说,只提供基础设施增值空间有限,同时也无法适应逐渐复杂的云,同时云计算的发展也使得IDC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云服务商的兴起,使得IDC云化成为必然趋势,下图是IDC云化的优势:
自2010年起,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对数据中心进行、提高数据中心能耗及能效水平是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力争2020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PUE)值达到1.3以下。
模块数据中心进入大批量投产应用阶段。模块化数据中心高效、灵活、快速、节能的特点解决了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中的大量问题,在互联网、电信、金融、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快速应用。
当前,日益增长的大数据和复杂的系统需求增加了企业对于安全的、可扩展的数据中心的需求,而企业对于数据中心扩展备选方案的思考则又引发了对隐私、数据中心容量、控制权、可靠性等问题的关注。企业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为数据中心提出了具有明显差异的设计和构建要求。而一家经验丰富的数据中心开发商不仅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而且还会利用这些差异来围绕每家企业客户定制化构建的数据中心的不同优先级需求展开对话。
随着新建、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设备数量大幅增加,网络建设成本高、运维管理负担重等问题凸显,促使SDN、白盒交换机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加快。同时,数据中心承载业务的不断变化,以及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中心东西流量高速增长,对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管理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白盒交换机推动数据中心网络开源。区别于传统交换机软硬件销售,白盒交换机通过软硬件解耦的方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简化运维等目标。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需求旺盛,40G和100G正逐渐广泛应用,400G研发量产提速。近年来,持续的新建与数据中心,刺激了光模块市场需求,光模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数据中心交换机互联技术,光模块经历了10G-40G-100G的变迁,目前新建或数据中心较多的应用40G和100G光模块。同时,为抢占市场先机,各厂商加快400G光模块的研发速度。
2019年已经来临,我们经历了2018年全球IDC产业的喧嚣与繁华,了欧美厂商合纵连横、并购整合、拿地建厂的全球扩张,也亲历了中国厂商布局国内外、出海闯天下的丝梦想,在全球经济与保守并存,恢复与滞涨同在的时期,IDC产业又将何去何从,数字经济又将往哪走,让我们继续守望。
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云计算2.0、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与5G都将深刻影响未来产
与人类的发展历史相比,数据中心的历史很短暂,第一座数据中心设施建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数据中心采用性能强大的大型机,只需要少数专业人员运行。而随着不断的进步
机柜就只是柜子而已么?并非如此,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等IT设施,正在向着小型化、网络化、机架化的方向发展,这都给数据中心的构
为了实现真正的冷却优化,数据中心技术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并更加细化。当使用适当的热数据来映射数据大厅时,可以实现全新的理解和冷却效率。这必然意味着对温度和冷却负荷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