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缘分测试小游戏
新京报快讯(记者黄颖 实习生卢心语)今后,全市居住区的体育设施将根据不同的产权归属分类,面向业主低价或免费;同时为解决学校体育设施的后顾之忧,也计划通过立法由健全相关组织管理、安全保障和经费补贴制度,以免除学校的相关责任。
20日召开的市十四届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审议了《市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就全民健身事业中的部分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明确。
市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世超介绍,此次修改稿中,明确规范了在全民健身经费投入、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保障责任和保障范围,要求市区和有关范围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将全民健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不足的,是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孙世超介绍,目前中心城区健身设施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而学校体育设施具有建设标准高、设施相对齐全、分布较为均匀合理、距离群众较近的优势。但是,学校体育设施存在安全保障、设施使用和收费等方面的问题。
而此次修改稿中,明确“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向学生体育设施。公办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外由负责组织。”其中,辖区内体育设施不足的,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应当协调具备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向周边居民和群众健身团队校内体育设施,并将对外的中小学校、设施或项目、时间及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布。
孙世超解释说,此次进一步厘清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原则是“谁让谁负责”,应当成为推动学校体育设施的主体,学校则要配合做好工作,的责任由承担。同时,区还应当为体育设施的中小学校办理责任保险、提供经费支持和其他必要的帮助,完善促进的组织管理、安全保障,以免除学校的相关责任,并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
为此,修改稿中将学校体育单列一章,提出学校应该广泛开展普及型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比赛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