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玩转器材 > 正文

都被骗了!大清最著名的红顶商人不是胡雪岩而是他!

类别:玩转器材 日期:2017-10-30 10:22:07 人气: 来源:

  他有“中国商父”之称,他是清末民初玩转于官场与商界的弄潮儿,他一再于风起云涌的时代中翻云覆雨:他深得慈禧、李鸿章、左棠、张之洞乃至袁世凯、孙中山的欣赏与器重,他是洋务运动的和主要执行者,他因“东南互保运动”一度左右政局,他曾击败过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创造了中国的“十一个第一”,他凭借庞大的人脉关系与高超的商业手腕同洋开商战,他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打造出属于自己与国家的辉煌传奇,他就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盛宣怀。

  两人相较,从名声上来讲,胡雪岩这个容易被戏剧化的人物显然要更有知名度,但是从实际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来看,盛宣怀胜过胡雪岩的何止是一筹。

  盛宣怀于1844年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的官宦世家,从小被祖父和父亲赋予厚望,希冀他能在上走出一条光耀祖之。但他在1866年考中秀才后却不再争气,乡试不中,读了几年“高复班”,又考了两次,依然名落孙山,从此断了这个念头,开始闯世界。虽然没有文凭,好在有家世背景在,“官二代”要混口饭吃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早年(也就十七八岁的时候)随父亲到地方去任职,见识不少,在商业和上的才华也开始崭露头角。到了27岁的时候,盛宣怀遇到了他一生中对他的前程至关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父亲的“雅故”——当时的湖广总督李鸿章。遇到了李鸿章,盛宣怀从此就彻底脱离了“混”的境界。

  从李鸿章身边的机要秘书做起,盛宣怀可谓一顺畅。正像大多数“高考”落榜、不举的人一样,盛宣怀接触社会比一般务“正业”的官僚子弟要早,而且因为曾经辅佐过父亲治理地方,他见过的世面也比较广,对于的新技术、工业的有着更为直观和真切的了解。在洋务派李鸿章手下干活,也让他的眼界更加开阔。

  盛宣怀能被李鸿章所看重,主要不是靠他父亲盛康和李鸿章的旧关系,而是因为他热衷于引进先进技术来创办近代工商业的洋务立场与李鸿章不谋而合。李鸿章在和太平打交道时就已经意识到新式技术制造的洋枪洋炮的重要意义。之后几十年中,李鸿章一替朝廷办理洋务为己任,是清末洋务派当之无愧的代表。而盛宣怀从科举受挫之后,转而致力于“有用之学”,进入李鸿章幕府之后,他的这种“有用之学”在洋务中找到了根基,从而与李鸿章一拍即合,成为其麾下最耀眼的洋务明星。经过几十年的经营,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铁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这几个洋务大先后都受到了盛宣怀的控制,而开始轰轰烈烈、后来不幸夭折的湖北煤铁矿以及集矿、焦、铁于一体的汉冶萍公司也是他一手操办的。

  在那个时代,电报、轮船、铁、银行、矿务,这其中哪一样都可算得上前途无限的前沿产业了。从这个角度看,集这几大产业于一手的盛宣怀的层次显然要比只会搞搞倒卖生丝、偶尔做点军火生意、开办不太稳健的旧式钱庄的胡雪岩要高端不少。当然,盛宣怀的产业都是国家投资或者商户集资的,算到他头上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胡雪岩可不同,他的产业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尽管盛宣怀在整体的经济调动能力上高于胡雪岩,但就个人的经济实力而言,却远非后者的对手。

  不过,胡雪岩的优势却算不上什么优势。盛宣怀虽然自己没多大的钱袋子,但他却管了很大一个仓库。这种官、商一体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胡雪岩枉为“红顶商人”,却没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脑袋里老琢磨着怎么利用眼前的优势获得短期的利益,显然缺乏一种长期的眼光,地主阶层的思维方式可能是桎梏他手脚的一大因素。人们常说一个人钱多得富可敌国,这种话只能对一个小国说,遇到中国这样的国家,那是没有人能与国库相比较的。胡雪岩即使家里堆着金山银山,但和国家“软预算”拨款投资的“国有企业”或者和千万商户集资的“集体所有制”这两条大腿比起来,连条胳臂都算不上,最多只是一根小拇指。这就决定了盛宣怀和胡雪岩之间实力的悬殊差距。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同乐摄影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