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时学美术都是散养式的,只有一个美术老师教我们,平时基本都是自己画画,一个月赵老师就给我们改过3次画。期间山东师范大学美术教授--韩玮(此人速写非常了得),给我们师范上速写课。那一次课程收获颇多。
临考前2个月我换了一家美术培训机构,虽然就十多个人,但是老师是山东工艺教授,他的石膏造型深厚。我平时闲来没事经常到历山东去买美术书籍(那时还没有淘宝、当当、京东等之类的网上购物)。在一本高考美术生报考指南看到居然有摄影专业。招收的人数不少,学校也多。当时摄影艺考没人知道,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我问了一下当时的美术老师,摄影艺考一般会考什么,他告诉我:,快门,感光度等。
我买了电影学院的几本摄影书:光的造型、摄影构图。作品分析。公交站牌、公交车上、临睡前,我都抱着这几本书死记硬背,那三本书被我翻阅的几乎掉了页。后来考上大学才发现我们大一的摄影专业课就是这三本书,我已经提前把大一的摄影书籍看完了。
我的美术学校报了三个:无锡轻工、苏州大学、还有一个忘了。无锡轻工考试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拓展:让学生用色彩画出冰的感觉、用色彩画出辣椒的感觉。苏州大学本校当时招生100人,报名达到1万人,真正的百里挑一。摄影专业我考了一个,感觉良好。摄影艺考专业考了三部分:介绍、作品分析(面试)、摄影基础知识、作品分析(笔试)。面试的时候有3位老师,其中一位老师拿一本摄影让我解读的黑白作品。多亏我那时没白没黑的摄影知识。感觉考试应该十拿九稳。考完试出教室碰到一个女孩,她问我考什么内容,,快门,色温...那个女孩一脸茫然。
我们当时玩的不错的几个人,有人考入了山东艺术学院,有个复读学生考入了中央工艺(现在是美院),还有的考入济南大学。大部分考的不理想,有好多打算复读。而我通过摄影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我也是我们美术班唯一一个考入摄影专业的学生。当时全国开设摄影专业的大学不到10家。现在山东学摄影的美术生越来越多,以前回家看到的是背着画板的美术生,现在都换成背着摄影包的美术生。在山东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摄影比美术考入高校的机会更大。
我们大学的摄影班总共40人左右,分了两个班,一个图片摄影班(平面摄影),一个影视摄影。我们同学大部分去了,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深圳晶报都有我们同学的影子。还有的学生成了娱乐记者,摄像师,公务员,艺术家。
在安徽,大部分艺体生还是按照传统的子,学美术或者体育。最近由于传媒的兴起,好多人开始转战学习播音、编导、表演、书法专业。2017年安徽艺考第二次,传媒学生招收人数大比例缩减,传媒学生遇到了跟美术生一样尴尬的情况,考学很难。在安徽美术生学摄影考入一本二本院校机会要比美术生大的多。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