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指导组(简称金工课指组)的任期为2006-2010年。下面对本届课指组5年来的工作进行大体的总结与汇报。
本届课指组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共召开了五次扩大会议、一次的学术会议(西安),参加了两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的会议,为全面贯彻教育部“质量工程”和落实分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宣传、铺垫、总结和推进。
1.2007年,在南昌航空大学召开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传达学习了教育部“质量工程”文件;传达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任务主题;部署了课程现状综合调研工作(讨论稿);提出了金工课指组本届任期间的工作计划,并明确了各委员单位的任务分工;将“十五”期间课指组完成的金工系列课程指导文件汇编成册,并发给与会每个。
南昌会议之后,江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和大学很快设计出关于系列课程、教材、工程训练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的调查表,并于2007年7月在理工大学召开的分委员会会议期间定稿,再通过课指组与各地区金工研究会将这些调查表发给有关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或金工教研室。
2.2008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继2003年由四川大学承办的成都会议之后,金工领域的又一次规模盛大的学术会议。一方面是金工课指组的工作扩大会议,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本领域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会。该会议在几个主题发言的基础上,分组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总结了“十五”以来取得的主要,提出了工程训练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可持续”和“五个相结合”,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议还实质性地讨论了在收集、整理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所撰写的四个综合性调查报告,以及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10个文本。四项综合性调查所形成的报告如下:
3.2009年7月,本课指组参加了青岛会议(青岛大学)。2009年8月,在分委员会青岛会议的基础上召开了贵阳会议(贵州大学)。青岛会议为贵阳会议做了很好的铺垫。
鉴于教育部对综合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估计还要落实最后的验收标准,经课指组扩大会议讨论,决定撤消原有的关于“普通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范与验收标准”;另外,经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评估,大部分院校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业已正轨,决定撤消“重点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指南”。这样,贵州会议提供给大家讨论的文本就简化为两部分。
按照2007年分委员会会议,认真落实关于“全国机械基础课程体系现状调查”。根据本课指组的课程特点,决定在四个主要方面开展调查。
从2007年5月发出调研表,到收到第一批院校填好的调查表,历时8个月。其后,分别由江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和大学牵头,系统分析这些表格所提供的素材,写出调查报告,并经过本领域专家的反复修改,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这四个调研报告和最后定稿的教学基本要求等,都先后在《教指委通讯》上发表,并受到好评。
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和四个调研报告的同时,按照分委员会的要求,完成了“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研制工作总结”和“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发展调研报告总结”两个总结报告。
4. 课指组全体团结合作,以身作则,及时通气与协调,既发挥了课指组团结奋斗的团队作用,每位又在“质量工程”和课指组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11位委员中,有6人主持国家精品课程;8人主持省市级精品课程;2人获得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获评省校级教学名师;5人次获得国家级教学;10余人次获得省校级教学;2人主持国家级教学团队;主编、主审“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多部;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